疲劳驾驶要不得 犯困切勿再“坚持”
(资料图片)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曾维栋 通讯员 宁静)夏天气候炎热,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司机总心存侥幸,想着“再坚持开一会也没事”,殊不知疲劳驾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近日,玉林发生两起由于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司机虽然没受重伤,然而过程确实是命悬一线。
男子疲劳驾驶跌入草坑
6月15日9时30分许,福绵区内国道G241线路段发生了一起二轮摩托车疲劳驾驶事故。一辆新买的还未上牌的二轮摩托车侧倒在路旁的草丛里。正在执勤巡逻的民警经过该路段时,发现驾驶员衣服上沾染了血渍,因受伤无法移动摩托车。民警、辅警随即上前,将驾驶员扶到一旁休息,再把摩托车移出草丛。
据询问后了解,该名驾驶员新买了一辆二轮摩托车,提车后非常兴奋,于是找了几个好友“把茶言欢”直到16日的早晨7时半,“曲终人散”后驾驶摩托车欲返回家中。途经G241线路段时已疲惫不堪,双眼甚至都已闭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开车了,之后就莫名其妙冲进了草丛里。事故造成该驾驶员胸部轻微受伤,所幸当时他戴着安全头盔,头部并未造成伤害。
也就在一个多月前,黄某超驾驶小汽车从北流往容县方向行驶,行车前黄某超喝过酒并从凌晨开车未休息,途经容县国道324线时,在疲劳和酒精双重影响下,出现神志模糊,身体反应迟钝,车辆突然撞穿护栏与对向车道上正常行驶的大货车发生碰撞,条护栏铁管穿破车前玻璃插进方向盘至驾驶人面前,幸运的是铁管没有穿进驾驶员身体。
疲劳驾驶隐患大
疲劳驾驶有多危险?玉林交警介绍,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如何预防驾驶疲劳?玉林交警表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科学、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
司机连续驾驶不得超4小时
实际上,不仅是汽车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状态,对于摩托车而言,骑行路上除了享受风与自由的时候,同样也会出现疲劳状态。据数据统计可知,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20%事件是由于一方或多方疲劳驾驶导致的,这其中也包括摩托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对于驾驶大中型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车以外车辆,如果有连续4个小时以上没有停车休息的或者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则驾驶人一次性扣6分。
原标题:疲劳驾驶要不得 犯困切勿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