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做饭这件小事,能让我停止内耗”

心理专家:心理健康需要我们不断地成长,专注做一件事也是有效的减压方式

时间: 2024-09-04 15:15:30 来源: 玉林晚报 作者: 记者 庞献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庞献)曾经,日常吃饭靠外卖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第一选择。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常常可以看到美食博主们分享的小视频,简单几步就做好了一道美味又出圈的佳肴,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做饭、享受做饭。“做饭这件小事,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90后“小桃”发现,“沉浸式”做饭,能让她从情绪低谷中爬出来。

年轻人爱上做饭的理由五花八门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做饭?有人从实用性出发,认为自己做饭更加健康、卫生,也更具性价比。“在餐馆吃一碗面要20多元,我自己煮一碗牛肉面,成本不足9元,而且吃得更好。”

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做饭当成自我疗愈的方式。

有人觉得做饭能自我疗愈。理由有很多,比如切切洗洗五颜六色的蔬菜和肉,感觉到解压和放松;沉浸在一件自己可以掌控的小事中,充斥在大脑中乱七八糟的思绪会暂时消失;享受和朋友一起洗菜做饭,聚餐时的气氛和快乐;看着家人、朋友津津有味把自己做的饭菜一扫而光,感到满足和幸福……

“小桃”属于后者。因为工作忙碌,和朋友合租的“小桃”经常吃面包、奶茶当晚餐。今年年初,因为肠胃出了一些问题,“小桃”开始按时下班,让自己好好做饭、吃饭。“以前面对一盒鸡蛋,我只会煎炒,现在可以煎鸡蛋饼、做金钱蛋、烤布蕾。”“小桃”笑着说,自己学会了烘焙,还懂做很多“大菜”,水煮牛肉、酸菜鱼、红烧肉……都能轻松拿捏。

“小桃”发现,当她专注于手中的一菜一蔬时,不仅可以关停“工作脑”,逃离生活的烦恼和杂绪,还能体会到活在当下、好好生活的轻盈和快乐。

做饭也是一种成长和解压方式

“小桃”享受做饭,从去菜市场挑选自己喜欢的食材到精心烹制,不仅带给她生活的仪式感,还有健康的心理体验。做饭这件小事,为何能疗愈身心?

知名心理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心理治疗师黄英民表示,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就是放松的过程。心理减压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专注做某一件事,尤其是自己从未尝试过的新鲜事。对不懂做饭的年轻人而言,学习烹饪、烘焙就是充满新鲜感的体验,也是一种解压方式。

其次,很多心理障碍的成因是心理发展固着停滞,所以我们想要维持心理健康,就需要不断地成长。年轻人从一日三餐靠点外卖到自己学做饭,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长。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做饭不仅仅是放松或者生活所需,更是一种体验性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工具,也是回到当下,屏蔽精神内耗的手段。

“还可以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来看做饭能发挥的心理效能。”黄英民说,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我们还需要安全感、爱和归属感。和朋友、伴侣一起做饭,有助于促进社会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好好吃饭,自我成长,是维持情绪健康稳定的一剂良方。心情陷入低谷时,不妨给自己好好做顿饭。

原标题:

“做饭这件小事,能让我停止内耗” 心理专家:心理健康需要我们不断地成长,专注做一件事也是有效的减压方式

责任编辑: 梁琪岚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