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五论推动“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走深走实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开展“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有没有取得实效,必须以是否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解放思想也是如此,要想让解放思想避免落入“空想”“乱想”,避免“坐而论道”“实事虚做”,就必须以能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加以衡量、校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近些年,我市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打好民生改善持久战,每年限时完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比如玉福路口项目竣工、民主南路立交桥项目复工、建设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新建学校项目等等,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答卷,让群众有了更多可观可感可及的幸福。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一些干部由于头脑中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对于老百姓的需求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致使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地方对做大“蛋糕”兴趣较浓、对分好“蛋糕”统筹较少,从主观意愿出发较多、从百姓需求考虑较少,看数字统计较多、看百姓实际感受较少。推动思想解放,就要大力破除陈旧僵化、故步自封的思想禁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群众路线,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现实需求,更加注重平均数下掩盖的大多数,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得好不好,固然要看材料、盯进度、听汇报,但更要看人民群众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还要看解放思想带来的新实践与百姓满意度提升之间的关联。面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在解放思想过程中站稳人民立场,在思想上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带着情怀、以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好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不均衡等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交通、环境、住房、就业、物价、食品安全等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取得老百姓可观可感的新进展新变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进思想大解放,必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破除头脑中的思想禁锢,我们就一定能激荡新气象,成就新境界,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标题:
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五论推动“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