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四个鲜明特征

时间: 2024-09-05 15:11:53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李会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概括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有四个鲜明特征。

蕴含着鲜明的哲学思维

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优良传统。从理论上看,哲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系统观、国际观等内容,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要求都蕴含着鲜明的哲学思维。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党中央提出要“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指出“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明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和认识论的要求是一致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调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在总体谋划改革任务的同时也紧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这是辩证法在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中的重要体现。此外鲜明指出,改革开放取得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强调“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强调“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分别体现了唯物史观、系统观、国际观等基本内容。

制度分量更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原则之一。作为原则提出既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方法指导。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央政治局组织第一次集体学习,鲜明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可以鲜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制度建设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重点。为什么制度建设如此重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没有好的制度作支撑,很多方面的作用、优势都无法充分发挥。比如,19世纪60年代,我们推进“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其中学习西方的技术是“以制夷”这一出发点是对的,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当时落后的封建的腐朽制度,注定无法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从小的方面讲,制度可以提供预期,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推动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发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的殷切嘱托。

是发展型与治理型并重的改革

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界,梳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两个阶段改革要求在侧重点上的明显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近30余年的发展,国家依然比较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还普遍不是很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是改革伊始我们面对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力求通过改革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从而发展生产力,让市场充满活力就成为第一阶段改革的侧重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具有最完整工业链条的国家,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基本的国情已经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探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发展的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需要与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此同时,环境污染、民主法治建设、公平正义安全需求的满足、执政党建设等各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与新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基于此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所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改革的侧重点就是在持续解决发展问题的同时,努力以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来解决留存问题,回答好治理难题,实现更好发展、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在当前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各方面改革的重点。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各个方面都凸显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是一步到位的,从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一步到位的,都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探索,从而在逐步深化中迭代升级、实现螺旋式上升。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是历史上没有的事情,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后来苏联共产党的实践者,都严格按照计划经济进行国家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到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探索中得到深化,逐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宝库,开拓了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

作为玉林干部,把全会精神要求落到实处,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持续深化对全会精神特别是《决定》内容的学习。按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法,舍得花精力、舍得花时间,以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的要求,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二是紧扣当前正在做的工作努力展现新担当。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着力推进玉商回归、优化营商环境、向海图强、产业园区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擦亮“玉事好商量”协商品牌,坚持文化塑城、社会治理、绿色转型等各项任务齐抓并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断在建设清朗繁荣文明和谐美丽新玉林上实现新作为。三是着力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作出玉林贡献。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获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023年度典型示范案例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在农村宅基地、农村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等改革上作出新探索;切实发挥玉林农业大市优势,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探索产业助推富民增收、乡村振兴上蹚出新路子;深入推进工业盘活倍增,在推动老旧空间焕发新生机中展现新作为;着眼玉林2000多年州郡史、文化史,在推动文化赋能经济发展上推出新实践;发扬玉林人民敢闯敢拼、敢为人先和“一根扁担闯天下”的精气神,激活改革因子、激发创造活力,努力在推动新时代改革进程中迈出新步伐。(作者:中共玉林市委党校 李会成)

原标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四个鲜明特征

责任编辑: 潘燕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