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桥下月常明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窦宇斐)在车水马龙的北流市中心街道上,有这么一隅静谧格外吸引人。北流市最古老的廊桥——登龙桥,始建于宋庆元年,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重建之后,形成了如今的登龙桥雏形。龙桥路便是以它命名。
曲径幽深,风雨不倒的登龙桥面貌风采如初。 (记者 何挺 摄)
登龙桥位于北流市城东,桥横跨于西河之上,步行至北流中学、北流市文化馆仅需2分钟。1962年,登龙桥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龙桥全长36.3米,拱跨10米,高5.5米,宽13.5米,北面桥面以青石铺砌,南面庙宇以青砖砌墙、青瓦覆盖。清朝嘉庆年间重修时,在桥面上加盖了一座风雨亭。桥的东西两端入口处各有两座青砖牌坊,牌坊上用红石阴刻“登龙桥”三个大字,东面牌坊篆刻有“龙桥风物象,圭水作紫华”的桥头楹联,西面牌坊的楹联则篆刻着“登龙桥上春意浓,水月宫前秋色艳”,两则楹联生动地概括了登龙桥的诗情画意与传奇色彩。
“有溪自城北来,石桥跨之,曰登龙桥……沙街东北过广济桥,则北溪之水,至此入绣,渡桥而与登龙之路合。”徐霞客到北流游览后,曾这样描述登龙桥,许多人慕名而至,感受历史的深厚底蕴。圆形亭柱、檐角翘首、雕梁画栋、墙面壁画、青石板路,无不透露着岁月沧桑。走出西面牌坊则是一座单孔拱桥,每逢月亮皎洁的夜晚,河面上波光粼粼,桥孔、桥亭和月亮倒影在水中,让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被誉为北流八景之一的“龙桥夜月”便由此得来。
登龙桥的风格独特,桥身坚固,任由风吹雨打、河水侵蚀,仍旧嵬然不动。走在这条青灰色的石板桥上,仿佛时光倒流,从中可以听见熙熙攘攘,看见波澜壮阔,感受着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原标题:
登龙桥下月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