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张钰斌)归隐山林,是一种诗意的梦想和向往。那些山间的民宿和露营地,为我们准备了暂时逃离喧嚣的空间。爬上高山、登临云端,也许只有住上一晚,才能真正体验到山野生活的乐趣。
绚丽的晚霞与容县城区的烟火气交相辉映,如一幅美丽的风光大片。 (都峤山北洞天景区供图)
在都峤山,可以有N种度过曼妙夏夜的方式。你可以选择入住位于白鹤塘景区的养心学院,在小桥流水、曲径回廊中,感受一次禅意静心之旅;还可以选择在汽车营地搭上一顶帐篷,守望星海、围炉夜歌……或许,可以像我们一样,不负山间胜景,背一顶帐篷,攀上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夜眠山间。
夜宿北洞天娑婆岩,成为市民露营打卡的又一去处。(记者 邓斯潇 摄)
都峤山自古便是隐者们的天堂。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明代那位苦行僧般的旅行家徐霞客更是辗转来到都峤山,盘亘多日写下3000多字的游记。在打卡都峤山的所有古代“大咖”中,最负盛名的是北宋那位东坡居士,昔年他赠予都峤山名道士的手迹,至今仍保留在娑婆岩上。
由于都峤山北洞天索道17时停运,在备好帐篷与饮用水、食物后,我们赶在夕阳下山前上了山。抵达娑婆岩观星台时,夕阳将落,金黄色覆盖了整个大地,远村暧暧,墟烟依依。更令人惊叹的是,夕阳的余晖为丹霞地貌披上了一层神圣的金黄,群山更增添了一分绮丽和色彩。
北洞天索道未建成以前,娑婆岩就吸引了不少登山爱好者徒步登山到这里露营。途中,记者偶遇网友“靓汤”女士,她不愿告诉我们真实姓名,却乐于与我们一同分享她的故事。她是一名露营爱好者,单是帐篷家里就有8顶。北洞天索道建成前,她已是这里的常客。“每个月要到这里一趟,有时是几趟,总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她告诉记者,现在有了索道以后,她依旧喜欢沿着山路徒步攀登,享受攀山的过程。
澄澈的“天空之镜”观景平台。 (都峤山北洞天景区供图)
话语未了,黄昏坠地,山峦间跃起一枚明月。山间的月色与城里的不一样,更有一种仙风道韵,清静、悠远、苍茫,人的心境也趋于淡泊平和。而在朦胧月色的山峦剪影不远处,容县城区的人间烟火已然点亮,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尽收眼底。
月色下,苏轼雕像背书而立,仰望群山,似乎仍能听见他吟诵一句“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我趁着夜色未浓时,在雕像底下搭起一顶帐篷,将马灯悬挂在帐篷内,勾勒出帐篷的形状,在暗夜里发着光,一下子将露营的氛围感拉满。我没有一点睡意,念着露易丝·格丽克的《月光的合金》:“外面,夏夜,一个完整的世界/被抛在月亮上:团团银色的轮廓/也许是建筑或树木,或狭小的公园……”
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云海景观。(网友“靓汤”供图)
我们期待着,能在山间遇见星海,可惜的是,独独缺少了一些经验与运气。夜深人静时,云层也厚了,早遮住了月光与星辰,我们只好在摇曳的山风中,等候另一个黎明的到来。后来,偶遇的那位女士告诉我们,娑婆岩最壮丽的景观,是雨后初晴的云海;而星海,唯有在晴朗的晚空才容易碰见。
次日清晨,揉开惺忪的睡眼,趁着天色初明,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日出观景台,等候一场山中日出,让划破天际、洒落群山的曙光唤醒沉睡的灵魂。只是可惜,山中天气多变、岚雾骤起,初升的朝阳,撑不开一幕泛白了的浓雾,只好又错过了一个壮丽的日出。
原标题:
夜宿都峤山北洞天娑婆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