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什么是广西?

时间: 2024-06-13 16:56:13 来源: 星球研究所


广西的丰富
远超你的想象
你一定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没想到广西处处是桂林
猜猜哪个是桂林?图片来源@黄永佳&UK1984&视觉中国


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
早已征服你的胃
没想到广西还有
老友粉、牛巴粉、猪脚粉
……
44种特色米粉
让你看不够、也嗦不完
(广西特色米粉,仅作部分展示,上文数据为官方不完全统计,制图@张琪/星球研究所)


你一定羡慕广西的水果自由
它的柑桔、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产量
位列全国第一
水果总产量多年稳居全国之冠
南宁隆安县火龙果灯光海,夜间补光提升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摄影师@陆海峰)


你也一定羡慕广西人假期多
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
……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它几乎月月有节庆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红瑶晒衣节,摄影师@粟维佳


是什么塑造了
内涵如此丰富的广西?
这一切要从广西的“边缘”说起

 01 
遥远南国

最毋庸置疑的是
广西地理位置的边缘


广西
地处西南边陲
而涌起的群山
让广西更加隐秘
(广西位置及地形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它的周围被高山环绕
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南岭的三座高山
在广西北部,依次阵列
最高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
是为华南第一峰
(桂林资源县猫儿山风光,摄影师@樊克君)


群山环绕的广西
习惯被称为“广西盆地”
然而,在这个“盆地”内部
大地似乎并不甘心“平庸如常”
于是,群山奋勇,个个争奇


如大瑶山
它的岩峰挺拔,岩壁峭立
展现着山的威严
(请横屏观看,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五指山,摄影师@关子迪)


广西内部
约40%都是喀斯特地貌
大地波澜涌起,群山如海
千峰并立,形状各异
(光影下的广西喀斯特地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这样
数不尽,点不清的山峰
将广西内部分割、撕碎
平整的土地隐藏在群峰之下
抬眼望去,尽是一片静谧的大山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00多年前
遥远南国发生的故事无人详记
只能从一段斑驳剪影中猜想一二

在广西西南部
连绵数十公里的崖壁上
一群斑驳的赤色人影
他们大多举手朝天,有的腰挂佩刀
围绕如太阳一般的图腾
像是某种祭祀仪式
遥想当年,百越的欢歌也曾响彻大山
(崇左左江花山岩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星球研究所


此时的北方大地
正是金戈铁马,群雄纷争
秦始皇横扫六国之后,便发兵岭南
然而,山高路远,水土迥异
想要拿下岭南,谈何容易?
正当久攻不下之时
广西给了一个“突破口”

把守北大门的南岭山脉
越城岭、都庞岭及其余脉之间
有一处狭长的谷地
是广西向北连通湖南的通道
得名“湘桂走廊
(湘桂走廊地形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在湘桂走廊内部
湘江与漓江两河的支流几乎擦肩而过
河道最近处相距只有几公里
一旦连通,便可上达长江,下连珠江
连通中原-岭南
而灵渠正是这样的巧思

为保障军队粮草运输
秦始皇派人修筑灵渠
借助便捷的水路,秦军大破岭南
广西纳入了大秦帝国的疆土
(灵渠,摄影师@卢文,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灵渠,犹如一把打开南国疆域的锁钥
自秦之后,2000多年的时间里
历代帝王对这把锁钥持续升级


让远在中原的王朝
可以南下海滨,东控番禺(广州)
西至云贵
(古代广西水陆交通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汉武帝时期
自灵渠南下,经桂江过梧州
再经浔江-北流河-南流江
通向广西合浦港
经海路近达交趾(越南)
远至斯里兰卡


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
来自海外的精美饰品、玻璃用品
穿越千年岁月,莹亮依旧
(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及文物示意,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张琪&陈志浩&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唐武则天时期
桂柳运河(相思埭dài)开凿
自灵渠向西南,经柳江、红水河
可通向广西中西部
继续上行,可至云贵


广西以它的山水形胜
为庞大的帝国提供交通之便
(请横屏观看,柳江穿过柳州城,摄影师@梁炳全)


然而,地处边缘的广西
不过只是过境通道
遥远南国,也只是流放贬谪之地
唐宋之世,贬谪到广西的官员有70多位
柳宗元、李商隐、苏轼、黄庭坚
……
(唐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百色靖西三叠岭瀑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使他们人数不多,留桂时间不长
也足以划破遥远南国的暗夜长空

就如柳宗元在柳州短短不足五年
他改旧俗,兴文教
撒播中原文化的种子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而后经柳宗元重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刚贬谪的郁郁不振
到之后的励精图治
很难说柳宗元与柳州
是谁在治愈谁


也许这就是广西的魅力
不了解它时,它是瘴疠横行之地
真正面对它时,便是一眼万年的奇遇
(桂林山水,摄影师@罗期文


正如桂林与钟情于它的文人墨客们
桂林扼守湘桂走廊,是广西的北大门
漓江两岸,如画一般的山水
不知抚慰了多少路过的灵魂
它的惊艳,被人们口耳相传


宋代之后“桂林山水甲天下”
已深入人心
桂林的岩壁和石洞内留下诗文无数
来过和没来过的文人都要赞颂它
(请横屏观看,桂林石刻,摄影师@壹米网线)


贬谪官员、迁客骚人
于广西都只是匆匆过客
而蛮荒并非是广西的本质
蛮荒之下是土地蓬勃的生命力


 02 
岭南热土

广西
被北回归线穿越
被强劲的季风吹拂
它拥有饱满的水热
(崇左扶绥县山林晨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然而,广西内部
由于位置和地形的差异
水热条件千差万别
冬季,当北部高山大雪纷飞
南部依旧暖阳高照
(白雪覆盖的桂林高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西西部,情况则更为复杂
这里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
海拔升高,山高谷深
(河池红水河第一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地质时期
流水与碳酸盐岩在此“刀光剑影”
广西地上是峰连着峰,洼连着洼

在广西大化七百弄
海拔超过800米的石峰有9000多座
洼地2566个
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8座石峰、5个洼地
国内外峰丛洼地最密集的区域
(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摄影师@韦文俊


流水沿着岩石裂隙,遁入地下
塑造了国内巨型地下河最密集的区域
全国超过80公里的地下河
10条中有7条都在广西
而全长240多公里的地苏地下河
是目前我国已探测最长的地下河
(河池凤山县三门海,是坡心地下河造就的天窗群,透过天窗能看到地下河的身影,如图片左下角,摄影师@胡财旺


广西地下是洞连着河,河连着洞
遁入地下的流水依旧“暗箭齐发”
它溶蚀洞穴,“箭穿”洞顶,形成天坑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
世界天坑最密集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大石围天坑
长600米,宽420米
最大垂直深度613米
(百色乐业县大石围天坑,摄影师@覃光辉


在广西,狭小的空间内
便能有数百米的高差
缺水少土的石山、陡坡
孕育青青草地
而幽深洼地,水肥汇集
生长葱葱林木
(崇左天等县剑龙山,摄影师@覃斯)


阳光投射的天坑中
依然能长出茵茵绿意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弄响天坑,摄影师@Wyatt)


于是
诡谲多变的大地
将水热饱满的广西
立体扩展,打造成一座“物产王国
北部山区,生长野葡萄、板栗
南部盆地,生长荔枝、沙田柚
西部深谷有芒果,东部山上有肉桂、八角
(荔枝,摄影师@壹米网线


古老的百越族群
在复杂的空间里不断演化
形成以壮族为主体的广西土著民族
他们驯化野生水稻
在坡地、洼地内种植
他们靠田而居
于是,复杂的空间也能成为“人口收纳器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古壮寨和梯田,摄影师@壹米网线


地处边缘的广西
远离战火,适合休养生息
地处边缘的广西
开发节奏慢,地广人稀

于是
北方战乱,人口一再南迁
周边区域土地紧张,人口一迁再迁
广西便成了“最后的净土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唐宋之后
北方移民的大潮抵达广西
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和开阔盆地
成为百姓安家落户的首选
贵港市百香果果园与水稻田,摄影师@傅鼎


因当地紧缩的生存空间
湖南、云贵的瑶族、苗族、彝族等民族
流入广西
在高山密林间开辟新的家园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寨与大瑶山主峰圣堂山,摄影师@关子迪


来自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人
最终在广西安居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西以丰盈的物产回馈在此生活的人们
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也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这片土地


他们将广西变粮仓
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水稻
在山坡旱地上种玉米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他们把广西变果园
将柿子、梨、桔橙等
引种到广西
一年四季,广西各类水果应接不暇
(广西水果月历,制图@张琪/星球研究所)


他们将广西变花园
茉莉花是海外作物
经人移种在广西横县
一年四季,花香馥郁
(南宁横州市茉莉花田,2021年横县撤县设市,名横州市,摄影师@代女侠


地处边缘的广西
给了不同族群一方安宁的土地
同时也给不同族群足够的自由与包容


壮族、瑶族、苗族
侗族、仫佬族、毛南族
水族、彝族、仡佬族
京族、回族、汉族
12个世居民族各展所长

壮族织彩锦
(崇左大新县壮族织布,摄影师@覃斯)


侗族建木楼
(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侗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壮族祭蛙神,瑶族祭盘王
……
不同的民族,各有各的祖先与神灵
农闲时分,各有各的节日要过
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打磨秋”活动,摄影师@黄永佳)


不同的文化在广西碰撞
在这片原始、野性、蓬勃的土地上
开满了色彩斑斓的鲜花


黑衣壮、红瑶、白苗
……
它是民族的色彩碰撞
(广西主要少数民族,民族不同支系间服饰有差异,图中仅作部分展示,摄影师@北纬&郁良权&黄永佳


湖南的辣、云贵的酸
广东、客家的鲜
……
它是不同口味的碰撞
(广西美食,仅作部分展示,图片来源@桂味小食&壹米网线&视觉中国


湖南话、桂柳话、客家话
平话、粤语、壮语
……
它是不同声音的碰撞
(广西话“好厉害”的不同表达,制图@张琪/星球研究所)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
一切都是热烈的
2020年百色德保县“红枫旅游节”民俗火龙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广西
土地与人彼此依靠,互相成就
人们低头劳作
抬头唱歌
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
艰辛的生活,也要有声有色地过
(侗族唱歌,拍摄于贵州黎平县,仅作示意,上文歌词来自电影《刘三姐》,摄影师@滕东锋


在这片土地之上
人们对土地的创造从未停止
人们把广西变糖乡
变菜园,变桑蚕基地
(崇左大新县甘蔗田,摄影师@酷鸟魏建


于是
广西以一省之力生产
全国90%的八角
全国80%的茉莉花
全国2/3的蔗糖
全国1/2的桑蚕
它是我国水果产量、木材产量之冠
是全国最大的冬菜种植基地
(广西优势特产及占比,制图@张琪/星球研究所)


从平原到谷地
广西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被人们点燃
隐秘的边缘,终成“岭南热土
而在这片热土的南缘
还是一条热血边疆


 03 
南疆海港

广西南部
蔚蓝的南海拥抱着
中越两国漫长的边境
(请横屏观看,广西南部海域示意,制图@吴昕恬&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历史时期
越南曾长期与中国保持着“藩属”关系
广西虽是边缘,但边疆并不明确

直至近代,法国进军越南北部
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广西的千里边境直接暴露
它的边疆属性正式确立
(请横屏观看,崇左德天跨国大瀑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身处边疆的广西
站在上阵杀敌的前沿
它有守土安民的使命
广西钦州人士冯子材,已年近七旬
披挂上阵,身先士卒
在中越关口镇南关,击败法军
史称“镇南关大捷”
(中越友谊关,1965年原镇南关正式命名为友谊关,摄影师@周奕翔)


新中国成立后
这条边境线也异常敏感
1950年抗法援越战争
1965年抗美援越战争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西是战争前线
也是抗敌的大后方
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都已岁月静好
广西却在负重前行
(崇左凭祥市烈士陵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直至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
广西边境的战争威胁才算消散
广西的海岸重新恢复平静


因为开发时间晚
广西的海岸,原始又纯净
(请横屏观看,北海市涠洲岛,摄影师@枉言)


在北海
纯净透明的石英砂
汇成了一道长约24公里的白色沙滩
如同一条轻纱落在湛蓝的海边
(北海铁山港旁的沙滩,仅作示意,摄影师@李灿荣)


在防城港
有中国大陆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成片的绿野冒出水面
它们如同卫士,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防城港红树林与海角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优良的海洋环境
让广西北部湾成为
中华白海豚的故乡
布氏鲸的觅食场
请滑动观看,布氏鲸与海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中国海岸线的最西端
广西的海岸还有重大的使命

广西
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
早在百年前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
就提到要在广西建设“南方大港”
这是广西的使命
也是广西的理想
(钦州仙岛公园孙中山铜像,摄影师@梁杰


为了建设南方大港
在1000多公里的海湾上
广西不断尝试
从开放北海,到建设防城港
再到开发钦州港
如今三港合力,成为北部湾港口群
作为后起之秀,它已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列
(请横屏观看,广西钦州港北部湾港务码头,摄影师@王日光


为了建设南方大港
它的交通规划几乎都围绕着这个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
广西铁路通车里程仅500多公里
而如今,广西铁路营业里程突破5000公里
广西与云南、贵州等地的连接不断加密
(广西对外铁路交通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为了建设南方大港
广西再次冲在前线——面向东盟开放的前线
它开设70多条航线
对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


广西的省会——南宁
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这座西南边陲的城市
距离广西边境与海岸
都在100公里左右


一边是热血边疆,一边是战略海港
这是广西的使命所在

(南宁东盟商务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身在边疆的广西
进则千军万马,退可田园桑麻

长期与山水相拥
辛勤耕耘的广西人
在海上,亦是耕海牧渔
这里生活着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
京族捕鱼,京族宋时从越南迁移而来,主要分布在防城港沿海三座小岛,摄影师@北纬


在钦州
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木排
是生蚝的养殖场
养殖规模之大,品质之优
让钦州成为“中国大蚝之乡”
(钦州蚝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逢开渔季
北海的渔港,千帆竞发
启航的鸣笛此起彼伏
当第一轮渔船返港
一场“海鲜盛宴”由此开启
鱼、虾、蟹、贝、鲍、鱿
各类海鲜琳琅满目
北海侨港码头海鲜批发市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蔚蓝的海岸、咸咸的海风
丰盛的海鲜
海洋最终也融入广西人的生活


 04 
尾声

边陲、群山、苍海
无论哪一个词
都透露着广西的边缘

在这里,政治朝堂的权谋
都过于遥远
唯有生活本身是永恒主题
人们耕作、收获
以土地的馈赠
创造百味生活
(南宁畅游阁,摄影师@关子迪)


在这里,王侯将相的故事
都过于虚幻
唯有普通人是生活的主角
不是生来就贫寒
不是生来就命苦
5000多万的广西人
用自己的双手
创造壮美人间
桂林阳朔农民正在插秧上文歌词摘自电影《刘三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里
仰头是万壑林立
低头是斧凿民生


就是在这里
人们的坚毅与创造力
让被揉皱的山河都变得辽阔
百色靖西渠洋湖大型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摄影师@水冬青


这是广西
隐秘而伟大的广西
龙胜各族自治县梯田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看到文末啦

好 gǐng 喔

公众号后台私信“广西表情包

领取你的专属福利吧


责任编辑: 覃维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