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擘画文化强县新画卷——兴业推进文化塑城工作综述

时间: 2024-07-08 15:44:51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记者 林冬冬 通讯员 黄远强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林冬冬 通讯员 黄远强)何以尚故居、石南云吞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城南小学剪纸艺术入选自治区教育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教学项目;城隍镇龙潭村入选2023年广西红色旅游重点村及第一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滋养一座城。近年来,兴业县沿着文化强县的战略方向,讲好兴业故事,厚植文化沃土,打造文化符号,深入推进文化塑城工作,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新高度。

今年端午期间,兴业县各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迎端午活动。图为至德小学开展千人包粽子活动。

以文铸魂

积蓄一座城市前行的力量

山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山下,震声楼倒映在一泓清泉中。每到周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业县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景区,一波接一波游客前来打卡。

为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兴业县投资1.8亿元,结合龙潭村田园风光,全面升级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景区。去年5月,景区升级改造完成,震声楼、龙潭山庄等一批古建筑得到修缮,龙潭红色历史陈列馆、红心广场、乡风文明馆等一批场馆建成,并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同时,推出集观光、展览、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吸引一大批各地游客。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龙潭村不少村民都是景区的义务讲解员。”龙潭村党总支书记覃举说,这里有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是一座“接地气”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城市文脉与气韵体现在每一位市民身上。

6时,为母亲擦身、洗脸、刷牙、喂早饭。8时,赶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10时左右,回家帮母亲翻翻身、动动筋骨。12时,接小女儿放学后赶回家里做午饭……这是吴家榕几年来每天的生活轨迹。

石南镇城西社区网格员吴家榕,无怨无悔照顾瘫痪母亲数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感动了无数人,荣膺“中国好人”。今年5月,以她的亲身故事制作的微动漫作品《久病床前有孝女——记“中国好人”吴家榕》,获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作品征集比赛优秀奖。

在兴业,凡人微光汇聚,“一群好人”品牌聚集效应不断显现。杨坚参加救助13人,为抢救5名重伤群众、8名轻伤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退役不褪色,救火真英雄容毅提着煤气瓶冲出火海,避免火势蔓延引起重大损失……先进典型涌现的背后是城市大爱,凡人善举彰显着城市文明风尚提升。

以文化人

画出“15分钟文化生活圈”

一处处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一场场文艺活动轮番上演,成为兴业百姓的“充电站”,引导大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迈向新的幸福生活。

去年国庆假期,历时3年建设的兴业县文体综合馆开馆,人气爆棚。从空中俯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组成的“三圆一方”建筑,集兴业历史与艺术、文化传承保护与交流、休闲娱乐活动于一体,因其造型美观、专业而完善的设施设备,早已成为兴业城区的新地标、群众的网红打卡地。

公共文化服务也延伸进村、社区各个角落,并且生根发芽。如今,215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讲堂)、书画院、乡风文明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公园、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家风馆、清廉馆)相继建成,画出一个个“15分钟文化生活圈”。

日前,在葵阳镇泉江村的田园大舞台上,《震声出征》《一脉豪气传后生》等新创作的精品鹩剧上演,引得台下群众拍手叫好。“田园大舞台去年建成,鹩剧是我们的保留节目。不仅上年纪的村民喜欢,不少孩子也都会围过来听。”泉江村党支部书记彭广绵说。

哪里有舞台,哪里就有精彩。兴业剪纸是玉林市级非遗项目,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城南小学开设了一堂剪纸公共课,校长、剪纸传承人梁嗣银带领学生们,拿起剪刀,折叠、旋转、下剪,一会儿工夫,精美图案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我们经常组织孩子走出校门,开展非遗展示、非遗研学、剪纸送祝福等各类剪纸活动,希望剪纸这门技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梁嗣银说,就在2024年玉林市端午文化嘉年华的非遗大集市上,他们就来到现场,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一山一石一丰碑》《恩重情深》获第九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二等奖,鹩剧《一脉豪气传后生》获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三等奖,小品《有硒望》获第十一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优秀奖,鹩剧《震声出征》入选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和第十一届小戏小品广西剧展,推出兴业人文历史“百科全书”《凤舞鹿峰 话说兴业》……文化为犁,精品铸魂,不断涌现的文艺作品见证着兴业的文化自信。

以文兴业

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去年7月22日晚,“农垦杯”第七届广西万村篮球赛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乡镇级赛首场比赛打响,中国篮球名宿王治郅为首场比赛开球。精彩激烈的比赛,酷似NBA现场,现场人潮涌动,座无虚席。不少网友看到如此大的阵势惊呼:“不敢相信这只是乡镇比赛!”

几十年来,兴业蒲塘以篮球运动为主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从1971年灯光球场建成起,各类篮球比赛接连举行。自1998年起,该镇举办了近10次声势浩大的篮球赛,各路篮球高手同场竞技,将篮球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打响了“乡村NBA”的品牌。

放眼兴业大地,诗词文化、楹联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古桥文化、廉石文化等一系列地域文化名片,展现着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魅力。悠久深厚的历史遗存,意韵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赐予的资源富矿。文化“软实力”如何成为经济“硬支撑”?兴业阔步走上一条“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蝶变,在不断发生。在山心镇石柜村,每年三月三都是“欢乐的海洋”,山歌表演赛、民族体育炫、壮族长桌宴、特色美食展示等系列特色民俗活动陆续上演,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扩大;在城隍镇龙潭村,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这里,让传统手工芝麻饼、白糤、酸料成为了香饽饽;在葵阳镇泉江村,利用冬闲田实行“稻花轮作”种植,发展“乡村旅”“近郊游”,带动了乡村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兴业书画院打响“兴业游礼”品牌,一批以兴业自然景观和人文地标的文创产品实现了开发转化,走出了一条以文兴业的振兴之路……文化精品生产,带来真金白银的“流量”。

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层出不穷的文化新业态,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动力。

原标题:擘画文化强县新画卷——兴业推进文化塑城工作综述

责任编辑: 覃维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