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两腿泥”的书生原是专家

——高级农艺师卢倬明39年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时间: 2024-06-15 15:05:28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孙贵松 陈朝毅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  他文文弱弱的,戴着幅眼镜,像个书生。书生应该待在书房,他却成天与泥土为伍。

39年来,他坚守基层,服务“三农”,长年累月奔走在田间地头,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与担当。他参与完成的绿色超级稻丰田优553等系列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低效益荔枝园改造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

他,就是高级农艺师、兴业县高峰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卢倬明。

与农民“结亲”,“一对一”献良策解农忧

“我的稻苗像水泡熟了一样,这可咋办啊……”今年5月,永德村种植大户陈渭波打来电话“求救”。卢倬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仔细观察,快速诊断出是水稻患急性稻瘟病所致,并开出了治病良方,及时有效控制和治愈了水稻病害。陈渭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卢主任的诊断很准确,效果非常好。这是他第二次替我解决问题了,2022年他帮我的水稻治愈了跗线螨虫害,避免了近2万元的损失。”

卢倬明(右)在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高峰村的种粮大户黎焕艺,曾采取直播方式种植水稻120亩,但出现了杂草和秧苗共生的情况,效果堪忧。后来,在卢倬明的“把脉”指导下,黎焕艺在水稻直播2-3天投入使用“直播灵”除草剂,针对水稻起苗后出现杂草情况使用“稻家军”除草,并采取了系列管护措施,帮助他节省了人工除草费用成本,并达到了良好的种植效果。

多年来,像陈渭波、黎焕艺一样,得到卢倬明帮助的农户不胜枚举。

注重传帮带,“手把手”授农技助农富

卢倬明深知,单一的“一对一”对口帮助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深入到村、到屯、到户、到田间地头,通过召开集中培训班、现场示范教学、微信答疑解惑、组织科普惠农宣传等多种农户“听得懂”的方式,将无公害生产、水肥一体化应用等实用技术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让更多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培养了一大批陈渭波、黎焕艺一样的高素质农民。他每年组织开展农技培训5场(次)以上,培训群众600多人次,发放相关技术材料2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500多人次,编写并发布《病虫害防治情报》12期。在他的努力下,广粮香2号、泰优粤禾丝苗等优良品种得到普及,广大农户学会并用上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镇农产品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如选用丰田优553号水稻品种后,农户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亩均增收300余元。卢倬明也获评为兴业县农民教育优秀个人。

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卢倬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之路。因此,他在工作中注重挖掘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他为全镇培育了500亩辣椒基地、300亩糖蔗基地等百亩以上新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8个,种植业及种养结合家庭农场10个,其中自治区级家庭农场1个。

同时,他积极为种植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技术指导服务,用丰富的经验和敬业的行动促进全镇农业专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实现新突破。如在对接服务高峰镇成富立家庭农场的500亩辣椒基地时,他针对基地缺水现状,指导农场创新采用滴管节水的方式破解了辣椒灌溉问题;他加班加点,通过实践为农场制定了有效防治辣椒易患枯萎病、炭疽病的方案。

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一辈子待在基层,真的不觉得遗憾吗?

卢倬明扶了扶黑框眼镜说,“说实话,我也想进城,可妻小都在这里,我只好留下了。既然选择留在乡下,那就要与土地为伍,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点事。”(孙贵松 陈朝毅)

原标题:

“两腿泥”的书生原是专家——高级农艺师卢倬明39年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责任编辑: 梁琪岚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