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用汗水浇灌安全之花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陈立萍)9月3日,玉林天气依然热浪逼人。玉林车务段玉林站驼峰编组场上,长时间暴晒的钢轨热气不断升腾,轨面温度直逼50℃,一个个“铁蘑菇”更是热得滚烫。
玉林站减速顶维修工们顶着烈日认真作业。 (白珏翠 摄)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群平均年龄53岁的维修工,每天坚守岗位,沿着钢轨“踩一踩”“挖一挖”,确保“铁蘑菇”使用正常,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什么是“铁蘑菇”?原来,在玉林站驼峰编组场上,有16条股道设置了减速顶,远远看过来,锃光瓦亮的减速顶像一排排“铁蘑菇”,名字由此传开。维修工们也被亲切地称为“踩蘑菇”的铁汉子。
玉林站驼峰编组场承担着黎湛线、益湛线、河茂线等多个方向的列车编组工作,减速顶由于作用频率高、负荷强度大,其内部零件容易老化磨损,保养检修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减速顶班组凭借“精检、细修、规范、高效”,成为驼峰编组场不可或缺的力量。
“减速顶有8162个,我们维修工每班仅有9人,要做到全覆盖巡视、检查和修理,必须提前谋划、循序渐进。”工长谢家浩对记者说。
2016年1月,谢家浩由玉林站调车长转岗为减速顶维修工。由于学习认真、刻苦钻研,他很快就掌握相关工作要点,并在前工长退休后接任工长。为使巡检计划更合理,谢家浩结合驼峰信号楼的可控减速顶的实时使用反馈,以及股道的使用计划,综合协调,确保每星期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检。在他的精细安排下,减速顶得以及时检修,助力调车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今天巡检10道、11道、15道,信号楼给的时间是2小时,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注意提高效率。”工长谢家浩叮嘱大家。众人点头应是,戴好草帽,两两成行,或推着斗车,或拿着防护信号旗、工具包,往驼峰编组场走去。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6人散开,其中1人在前方防护,5人沿着钢轨开始“踩蘑菇”,现场顿时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清脆敲打声。
“‘踩蘑菇’是要用点力的,如果踩下去毫不费力,那就是需要维修了。”谢家浩告诉记者,检查减速顶状态有四个步骤,分别是踩、摸、拔、量。右脚踩下,检验设备压力;蹲下来用手摸排气孔,看有无堵塞;在顶部用力拔起,检查“止冲销”状态;使用卡尺测量,查验减速顶壳体底部与道砟间距是否符合标准。
突然,不远处的维修工李小强遇到回弹高度不一致的减速顶。“老谢,这边有个可以更换了。”李小强大声喊道,语毕拿出随身携带的拔顶器、止冲销拆解器等工具,开始进行减速顶更换。
在烈日下奋战了近2小时,众人按时完成检修任务,并按计划更换46个需要更换液压油的油缸。由于不停地行走、弯腰、蹲下、起身,他们脸上布满汗珠,身上的工作服也早已湿透。
室外顶着大太阳踩完“蘑菇”,回到室内还要抓紧修“蘑菇”。谢家浩带领大家将更换下来的油缸运回到维修间,稍作休息后,便开始对坏顶、旧顶进行室内维修检修。虽然有工业风扇在墙上“呼呼”地吹着,但维修间内还是有些闷热,拆卸、清洗、打压、注油、组装、充氮……他们依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埋头苦干。
“别看它就是个铁疙瘩,其实里面的零部件很精细,一般要拆开之后对每个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才能找到故障原因。”满手油污的维修工苏辅松,拿着一个“坏蘑菇”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仅暑运期间,玉林站驼峰编组场减速顶班组就更换了“铁蘑菇”496个,有效保障了玉林站每天3000余趟货运列车安全解编及运行。
原标题:
烈日下,用汗水浇灌安全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