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为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柴加薪”

时间: 2025-02-21 15:24:42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锦群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黄锦群)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区第一;玉商玉工回归项目投资总额突破千亿元……2024年,玉林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如何巩固已有优势、激发玉林经济发展新活力?这是参加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发展临港产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市政协委员廖国兴在代表市政协提案委委员履职小组的发言中指出,大力布局发展临港产业是玉林“向海图强”的关键战略举措,也是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他建议,加快整合龙潭产业园区土地、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支持华友、柳钢、银亿、玉铜 等龙头企业满产达产,加快推进生态氧化铝、桂铜、好帝再生铜及原矿精炼等项目开工建设,培育玉林新一轮经济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加快补齐港口交通疏运体系短板,通过拓展出海通道,全面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加快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玉林海港码头泊位工程(二期)建设,推动贺州至北海城际铁路(玉林段)、贵港经兴业至博白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补齐港口疏运功能,加快港口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大宗商品存储物流,打造面向东盟的大宗货物进出口集散中转基地。

“对接参与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将有利于把玉林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胜势。”市政协委员顾雄文说,要深度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标准谋划对接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区域合作、产业布局,推动我市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建议,规划建强临港产业园,加速临港产业集群集聚。市层面要将玉林临港产业园按照自治区级产业园区标准完善规划,充分发挥兴业对接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地域优势及西江港口码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好临港产业文章,以兴业县为支点,以兴业县高峰镇为发力点,举全市之力做好园区选址、用地等服务保障,高标准规划建设平陆运河临港产业园,与龙潭临港产业园形成南北“临港双园联动”。同时围绕平陆运河经济带和玉林贵港合作进行园区产业谋划布局,重点发展林产化工、绿色食品(香料)、建材家居等产业,配套建设物流仓储及集散基地,与贵港市新塘产业园、滨江产业园等园区形成产业发展联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

抓好工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

激发发展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大抓工业攻坚突破上发力,做大经济总量。“聚焦产业招引‘主方向’,增强工业发展续航力。”市政协委员谭伊建议,立足现有的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锂电材料、电镀和家电灯饰等产业,着力引进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产业,不断补链、扩链、强链;紧扣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重点区域,主动加强对接,精准发力,把央企、行业百强、上市企业作为“双招双引”的突破点,重点招引龙头企业和大项目。

市政协委员陈毅南认为,产业园区对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有利于充分激发产业园区的发展动能,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创新园区建设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投融资和财政管理体制、绩效考评等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探索多种园区共建模式,如“飞地”“央国企+地方”“关键要素配置”“园中园”等,以高标准打造高能级园区。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的规划对接,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升玉林市产业园区的规划水平,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打造高品质特色园区。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为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柴加薪”

责任编辑: 黎丽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