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01月31日

去 村

★温忠宁

去村,是年少时最向往的户外活动。

因为去村,可以穿威衫(玉林方言,指漂亮的衣服)、出远门、吃好的,不用写作业,还有红包拿。

最怕不够车位而被取消行程,失落感会弥漫整个童年。

去外婆家是最容易成行的。在外婆家,外孙才是最受欢迎的人。若我不跟妈妈回外婆家,外婆总是对我妈说,你的仔不回来,你回来干嘛?母亲只得努努嘴:妈,我才是你亲生的。

到了外婆家,外婆家的鸡、鸭便有血光之灾;外婆家的糖、枣、饼便会不翼而飞……因此我被外婆呼成“挖屋鸡”。

外婆家的鸡、外婆家的狗、外婆家的猫也被撵得鸡飞狗跳,外婆一家不但没有责怪,反倒是饶有兴趣在旁边围观,当成一种娱乐消遣,因此我又多了一个外号“牛头虫”。

屋里玩够了,我便要表哥表弟带我登塔掏鸟窝抓小鸟、上山爬树摘果,下河玩水摸鱼,看着衣服被勾破或是湿漉漉一脸泥的我们回到家,大惊失色的外婆抓起棒子便对表哥表弟一顿胖揍,从来不管本来是我牵的头,责任全在于表哥表弟,是他们没有带好我。

三两天之后,我们离开外婆家了,旅行包被塞得满满的,我又添了一身新衣裳,走时还得了几个红包。所以去外婆家,是我最喜欢的去村。

去舅祖、大姑等长辈的家,规矩就多了。

出发时伯母、叔母会从箱底里翻出平时极少穿着的花衣服,这套衣服叫作“去村衫”。这套衣服穿上,整个人的气质立马不同。

伯母会对我们作出发前总动员,我们一再被教育:见人一定要先问好,哪一个如果不带嘴去(没礼貌),下一次就不给去了,不能翻别人家的东西,在村里不能四处乱跑、大声叫喊……

只要能去村,没有不能答应的条件。我们一个劲地点头,只盼早点出发。

去村一般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如果是骑车,到了村口,我们便推着车走路到长辈的家里,去村是绝对不能直接骑车到人家门口,这是对长辈的一种不尊重。

吃饭时也很拘束: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不在自己面前的菜只能夹面向自己的菜,不能跨箸、不能翻碗里的菜、不能挑肥拣瘦、不能掉饭米粒、不能发出声音,要夹好菜给老人,不能添第3碗饭,第2碗也只能装小半碗,免得被给长辈留个“饿痨”的印象。

吃完饭还要揣着饭碗站起来请大家慢慢吃,然后坐在一旁认真听大人交谈;看见长辈的碗空了,要及时给长辈添饭。

总之规矩多多,非常约束。但无论如何,去村吃的总比在家里强吧。因此约束再多,哪怕是要走很远的路,我们都愿意去,如果不得去就哭闹。

以前家里穷,食物匮乏。于是,有句谚语叫作“转外家,害自家,锅盖生尘菜打花”。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高铁、飞机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衣服的款式各种各样,餐桌上的美食众多。我已成家了,也喜欢带小孩去村走亲戚,和亲戚联络感情。

客家有句谚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闲了了”。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越走越亲。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去村只是一种仪式,内在却是维系亲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2023-01-31 ★温忠宁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01400.html 1 去 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