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11月17日

以文塑城 以文润心

——玉林市用文化软实力为城市铸魂

□本报记者 王耀前

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让玉林城区十字街面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蒋金泰 摄)

11月10日—12日,2023年玉林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鬱上秋收稻田文化艺术节在玉林五彩田园举行,掀起了一座城市的“狂欢”。连续三天,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展现了澎湃的消费活力。回顾整个活动,从始到终,文化都占据着沉甸甸的分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对城市来说亦是如此。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以文化铸魂,将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玉林一直在努力。

玉林故事释放文化张力

一个大型的稻田艺术装置区,成为了市民“扮靓自己”的网红地;一场农趣运动会,吸引了数百人参与其中;一座迷宫,让大人小孩玩得不亦乐乎……玉林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鬱上秋收稻田文化艺术节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农业,利用现代文化科技和创意,让农业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和活力,展示了玉林独具的地方特色,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一幅幸福玉林的生动画卷。

“让学生们认识以前的农具,让他们了解农耕历史,体味乡土民俗。”在艺术装置区,有牛轭、风柜、堆谷耙和木锹等农具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玉林市第一中学的王老师专门带着学生,充当解说员,给学生解释着每一个农具的用途。在旁边,还有数十幅摄影家镜头下的“农民画像”,没有任何修饰的农人经典形象,展现了农民、家乡和土地的连结,也展现了乡村田园之美。

负责丰收节策划设计的广西新影响文化投资集团商务总监黄钰莹介绍,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以农民为主角、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为广大农民群众搭建庆祝丰收、彰显风采的平台,提供了沉浸式、融入式的农耕体验,全方位展示了玉林“三农”发展成就、形象和特色。

据介绍,本次活动吸引了182家商家进驻,其中40多家名特优农产品企业参展,陆川猪、容县沙田柚、博白那林鱼、玉林牛巴、北流百香果、兴业茶、玉州三黄鸡、五彩田园生态米和中华鳖等名特优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园区酒店、民宿等平均入住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营业额增长了50%。活动期间,游客人数达到了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00多万元。

历史文化提升发展内在动力

如果说经济是一座城市的骨骼,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打造一座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城市,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发掘和城市美感的塑造。

9月19日—24日,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的举办,让文化成为了玉林十字街一种强大的力量。连续多场大型文化活动,让市民体验了一场场不一样的文化饕餮盛宴。眼下,2023年玉州区“冬游广西·鬱暖贵客”暨“鬱城冬季惠民欢乐购”活动又在火热进行中,十字街再次以文化的名义,开展“狂欢”模式。玉林“文化塑城”“文化润心”之路走得更为铿锵有力。

“十字街好像永远都这么热闹。”2023年玉州区“冬游广西·鬱暖贵客”暨“鬱城冬季惠民欢乐购”活动开幕式举行当晚,玉州摄影家协会主席卢河早早来到这里,寻找“精彩瞬间”。他走在十字街上,发现剪纸、木版水印画等传统民间手工艺、非遗项目纷纷登场,成为一个个展示十字街魅力的窗口。整条街人潮涌动,人气爆发。人们尝玉林美食、选购非遗产品、逛文创商店……在这里,可以找到“童年的记忆”,也可以尝到“儿时的味道”;在这里,与传统艺术邂逅,与玉林历史文化“对话”,跟时尚文化“握个手”。

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非遗项目“州珮功夫”在十字街“摆擂台”,在街口处摆上练武的木桩,吸引了不少功夫爱好者一展拳脚。“北流陶瓷销环宇,博白芒编售美欧”“石南酸料辑辑脆,博白桂圆蜜蜜甜”等玉林方言地名联也让人眼前一亮。而“玉林城事记忆主题展”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在这里,可以阅尽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十字街,总有讲不尽的精彩故事。

据了解,活动还将在云天文化城、牛腩粉文化美食街、鹏垌村、高山村、寒山村开展赏夜景品美食、游古庄、文化研学等——文化,为玉林这座城市增添了全新的光彩与风韵。

--> 2023-11-17 □本报记者 王耀前 ——玉林市用文化软实力为城市铸魂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17548.html 1 以文塑城 以文润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