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4年06月09日

胆结石的中医诊疗与脾胃调理

★玉林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李秀媚

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可达10%。如果发现胆结石怎么办?可以保守治疗吗?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面对诸多困惑,本文将从中医角度,科普胆结石的诊疗与脾胃调理的相关知识。

胆结石的中医认识

在中医学中,胆结石被称为“胆石”,属于“胁痛”“黄疸”等范畴。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多与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湿热、气血瘀阻等因素有关。具体而言,肝郁气滞、胆火炽盛、湿热内蕴等都可能导致胆结石的形成。这些病理变化往往与脾胃功能的强弱密切相关。

根据中医理论,胆结石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较为常见的有——

肝胆湿热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痛连肩背,胸闷嗳气,情绪低落等。

脾虚湿阻型: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腹胀纳呆,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等。

胆结石的中医诊疗原则

中医诊疗胆结石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这是中医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选用具有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湿祛痰等作用的中药,如山药、茯苓、柴胡、郁金等,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减少湿邪的滞留,从而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类型的胆结石,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胆结石患者,中医会选用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方剂,如三金汤、加味五金汤等;对于胆火炽盛型的胆结石患者,则会选用具有理气止痛、泻肝胆实火作用的中药方剂,如排石汤、利胆丸等;对于湿热内蕴型的胆结石患者,则会选用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中药方剂,如茵陈、柴胡等,以及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丸等中成药。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脾胃经络和相关穴位(如阳陵泉、中脘、丘墟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气滞血瘀的情况,减少胆结石的形成。同时,针灸疗法还可以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膏方疗法:通过选用具有调理脾胃、活血化瘀、化湿祛痰等作用的中药制成膏方,可以帮助胆结石患者改善消化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减少湿邪的滞留。膏方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适合长期调理使用。

中医诊疗胆结石的注意事项

虽然中医治疗胆结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胆结石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坚持治疗:中医治疗胆结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患者应坚持治疗,按照医师的建议进行用药和调理,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辅助治疗:中医治疗胆结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针灸、按摩等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胆结石或已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医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此时,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脾胃健康保健与预防

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和湿邪的排除。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减少湿邪的滞留,从而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同时,脾胃调理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些保健和预防的建议——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胆汁的稀释和排出。

情志不畅会影响气血运行,增加胆结石的风险。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邪和毒素。建议胆结石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胆结石等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肝胆B超检查等相关检查项目。

--> 2024-06-09 ★玉林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李秀媚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27307.html 1 胆结石的中医诊疗与脾胃调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