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14 玉林日报社主办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09月07日

关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

开学了,心理门诊来了一名14岁的女孩,青春少女,眉目清秀,陪她来的妈妈和老师说她“厌学”和“想自杀”,她低头而坐,默默不语,等待“问罪”,在医生耐心劝导下,她始终极力否认厌学和自杀,她妈妈很生气并撸起了她的手腕,发现双手密密麻麻的一道道被美工刀划过的痕迹,有陈旧结痂的,有似乎还在渗血的伤口,她不愿意作出解释。医生关心的问她“痛吗”?她却说“痛快”“好玩”。

像这样的案例在心理门诊已经遇到过不少了。这可急坏了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为何会有自伤自残行为?

近年来,在心理学科上流行着一个新的名词叫“非自杀性自伤”,它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地、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用美工刀、圆规或玻璃等利器来割伤、划伤或扎伤自己,或用头撞墙,或吞食危险物品,如发夹、指甲剪等等。多见于青春期孩子。“非自杀性自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发众多关注。根据《现代预防医学》最新数据显示,每5个青少年当中就有1个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过自伤行为。

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他(她)们为什么不懂得爱自己呢?有人说是由于学习压力大、想不开、太脆弱等的缘故,也有人说等他(她)们长大后就没事了。但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要知道这是一个病即心理疾病,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已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障碍。其实,一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潜在的动机、目的或要求的。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伤自残的心理原因一般是这样来解释的:孩子常常期待从自伤自残行为中获得一种伴随疼痛的心理感受,并希望从难以控制的糟糕情绪中解脱出来,让自己重新获得掌控感或者为了获得他人(特别是亲人或重要的人)的关注和关心。有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重复实施自伤自残行为,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难以自拔的心理依赖。

当然,自伤自残行为的原因相当复杂,不是一下子能说得清楚的。据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发生自伤自残行为往往与其个人的素质、原生家庭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齐抓共管,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从学校层面来说,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时代社会的现实,因地制宜通过心理课堂、心理游戏、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方式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情商和逆商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关注智商和分数。

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各自的功能。要十分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培育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壤,用心用情营造温馨的港湾。作为父母,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关心、关注、关爱,及时发现并制止不良行为发生,保持冷静平和,提供陪伴支持。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不恐慌不害怕,不紧张不着急,也不要“过分关心”和“过度关注”,更不要采取暴力应对措施。注意“少说多做”,鼓励孩子说出内心感受,表示自己愿意和孩子一起来面对现实。

二是分析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或原因,积极解决现实问题。自伤自残行为,往往是孩子求助的一种信号,背后肯定有某种“象征意义”,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孩子到底遭遇了什么困境?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他(她)想表达什么意思?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存在什么问题吗?自己给孩子创造有良好的被认可的家庭氛围吗?

三是摆正心态,积极面对。注意两个“学会”(学会“无知”、学会“示弱”),学会两个“注意”(注意倾听、注意共情),积极坦然面对现实,要相信科学,积极寻找专业人员帮助,如果确有某方面的心理疾病,应及时规范系统治疗。

当然,要防止“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蔓延,还需要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努力,齐抓共管,特别是手机、网络的监管,大家一起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 陈广年)

--> 2023-09-07 2 2 玉林晚报 content_114370.html 1 关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