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绿色清明寄哀思

时间: 2025-04-04 11:26:59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记者 张宗海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深厚情感。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越来越多市民在传承祭祖追思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更文明、安全、环保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争当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在玉林市仙鹤墓园,市民向烈士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4月3日,玉林市仙鹤墓园迎来祭扫小高峰。记者看到,前往墓园的路上以及墓园入口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了文明祭祀的标语,祭祀人群也都是手捧鲜花入园。  

在烈士陵园区,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敬献鲜花、集体默哀等方式向烈士寄托哀思。在墓园区,市民们手捧鲜花,带着水果、糕点等祭品进行祭扫。他们或轻声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或默默擦拭着墓碑。现场没有烟雾缭绕和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和阵阵花香。  

“近些年,经过政府的大力宣传,群众已普遍接受了文明祭扫的方式。”玉林市仙鹤墓园工作人员梁增湧说。“把烧纸换成鲜花,既美观又环保,杜绝了焚烧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墓园里也不再乌烟瘴气,市民应该积极支持。”手捧一束黄色菊花前来祭扫的市民李女士表示。  

记者从玉林市殡仪馆了解到,馆内设置了可悬挂丝带的相关区域,供市民对先人表达思念之情。同时,玉林市殡仪馆和玉林市仙鹤墓园依然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市民可以通过电话预约。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选择“云祭祀”方式怀念逝去的亲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络祭祀平台,即可在线“献花”“点烛”“上香”“祭酒”,以此寄托哀思、缅怀故人。

绿水青山缅怀故人

当天,在玉林市殡仪馆生态安葬区域,松柏常青,芳草萋萋。在绿树掩映的草地上,一块块墓碑整齐排列,一些墓碑上还摆放着鲜花、水果等祭品。  

“爷爷生前喜欢花花草草,他的遗愿就是让他的骨灰与花草为伴。我们尊重他的遗愿,让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为已故亲人选择了生态葬的市民杜女士表示。  

“近几年,随着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推广与普及,不少人接受了‘回归自然’的安葬方式。”玉林市殡仪馆工作人员梁女士介绍,逝者家属将亲人的骨灰安葬于大树或草坪下,骨灰坛经过深埋后可自然降解,与大地共存、和花草为伴。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还可享受到奖补。近几年,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市民逐年增加,说明人们的观念在转变,生态安葬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当前,我市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多种形式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以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极大满足了群众对于节地生态安葬的需求。  

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近日,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玉林市民政局联合发布《玉林市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广大城乡居民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倡议书中首先强调安全防护,提醒居民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或公墓区域,倡导网络祭祀、鲜花祭扫等绿色文明方式,鼓励错峰祭祀。同时,弘扬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以节俭庄重方式缅怀逝者。  

此外,还倡议大家在缅怀先烈、逝者的同时,珍惜当下生活,积极参与踏青、放风筝等传统民俗活动。尤其要求全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推行生态安葬,带头践行文明祭扫,带动身边人争做新时代文明低碳祭扫的倡导者、实践者。

原标题:越来越多市民通过更文明、安全、环保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 绿色清明寄哀思


责任编辑: 刘子扬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