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模式和渠道,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打出“组合拳” 交出亮眼成绩单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唐雪萍)近年来,我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服务优化等“组合拳”,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模式和渠道,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96.3%,交出亮眼成绩单。
招聘会上,毕业生积极与用人单位交流。
政策赋能,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力
我市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构建“政策+资金+服务”三位一体支持体系。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见习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补贴3609.8万元,为超2万家参保单位减征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3.88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447.23万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激发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
针对创业群体,玉林市升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2024年以来,为4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贷款597万元,带动200人就业,同时组织721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连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点燃青年创业热情。在政策性岗位方面,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三支一扶”招募规模同比增加,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拓宽渠道,品牌引领激活人才动能
我市以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构建 “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成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等各类就业服务网点228个,让毕业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联动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招聘”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活动1536场次,服务企业2.05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超54万个,制作发布《玉林企业就业岗位推荐目录》17期,提供就业岗位42.76万个。
着力打造“鬱上英才”人才交流活动品牌,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科创玉林”“智荟玉林”“产教玉林”“技能玉林”“创就玉林”等系列主题人才活动,同时以“人才公寓+薪酬待遇+人才补贴”组合拳,两年来为96名人才兑现政策资金636万元,以“真金白银”吸引人才留玉。
精准帮扶,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我市深化“政校企”协同机制,与高校共建“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将人社就业服务向高校延伸,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 进校园活动,组织“访园探企”“职引未来”等活动,引导毕业生走进园区企业,打通校园到职场 “最后一公里”。组建“政校企”职业指导团,人社局长、企业HR等进校园开展“就业赋能”宣讲,强化重点群体毕业生 “一对一”帮扶责任制,“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实现联系率和服务率达100%。
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力度,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2024年以来,全市191家就业见习基地共吸纳1073人参加就业见习,2025年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3个。深入推进人社业务 “快办行动”,对来玉留玉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实行“零门槛”接收、免费保管,高校毕业生档案实现100%线上办理,近两年共接收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流动人员档案6万多份。
AI赋能,智筑毕业生职业通道
我市聚焦高校毕业生求职难题,将AI技术深度融入校园招聘服务,实现“3分钟简历解析+动态岗位匹配”,针对毕业生求职需求,提供就业指导诊断、AI面试辅导、AI简历优化等数字化指导,帮助毕业生精准定位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校园招聘场景中,创新采用“直播带岗+智能终端”方式,通过AI云职播机实现实时探岗场景、HR实时连麦答疑,打破传统招聘时空限制。2025年校园招聘季,2场AI赋能招聘活动吸引3000多名毕业生参与,多家企业通过智能简历筛选系统精准接收500余份优质简历,其中冷门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岗位匹配效率提升60%,AI技术正成为连接校园与职场的“智能桥梁”,为毕业生就业、企业纳才开辟了高效新路径。
原标题:
我市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模式和渠道,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打出“组合拳” 交出亮眼成绩单